5h,与假辐照组比较p-p38、p-HSP27、p-JNK以及p-ERK表达量上调。为进一步研究EMP照射引起BRB开放的分子机制,以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SP600125及U0126分别选择性p38-MAPK、JNK及MEK1/2,阻滞p38、JNK及ERK1/2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RF/6A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claudin-5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使用p38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组,EMP照射所致occludin及claudin-5蛋白表达下调被阻滞;另两组抑制剂预处理组未能阻滞EMP照射所致occludin及claudin-5蛋白表达量下调。由此证明,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诱导EMP照射所致BRB通透性增加的生物学效应。 并且 本研究结果表明,EMP(200kV/m,200次)照射导致BRB通透性可逆性增加,p38-MAPK信号通路通过磷酸化的形式调控紧密连接跨膜蛋白occludin及claudin-5的表达量,从而调节BRB的通透性。
恶性肿瘤与细菌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疾病,而目前临床治疗药物普遍存在的毒副作用及肿瘤和细菌的耐药问题,导致这两类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和抗菌药物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随着肿瘤和细菌感染治疗新靶点的不断发现,基于结构和机制的新药设计已成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发现的主流,许多这类药物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显示出比传统化疗药物更强的特异性和更低的毒性。
喹喔啉酮是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药效团,以其为结构母核合成的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作抗肿瘤剂、抗(真)菌剂、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抗凝血剂、降血糖剂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基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这三类靶向抗肿瘤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相应酶的结合模式,在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共计45个喹喔啉酮衍生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抑酶活性、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第一类目标化合物,以邻苯二胺为主要原料,经环合、N-甲基化、傅克酰基化、缩合等反应合成。第二和第三类目标化合物,以邻苯二胺为主要原料,经环合、N-甲基化、傅克酰基化、缩合、皂化、羟胺解等反应合成。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均通过ESI-MS与1H-NMR确证。 体外抑酶活性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对MMP-2和HDAC(HDAC1,2)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设计合成的化合物并未对离体纯化的MMP-2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这可能与实验条件的选取不当有关;但C系列中有3个受试化合物抑制HDAC(HDAC1,2)催化活性的IC5o达到微摩尔水平,其中抑制活性最好的为C6,苴IC50=2.442±0.78μM。 更多 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抑制SKOV3和HCT116两株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受试化合物对SKOV3和HCT116的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B1抑制两株细胞增殖的IC50均为170μM左右。
体外抑菌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化合物B10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虽然远未达到阳性对照药的活性水平,但仍可作为先导物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合成的新型喹喔啉酮衍生物,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是一类潜在的多用途先导化合物,对于开发新一代靶向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验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中国临床顺铂适应症患者进行基因测序,探寻SLC22A2基因808G>T突变在中国癌症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分析不同基因型和不同用药方案的患者化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考察SLC22A2基因808G>T突变和西咪替丁对顺铂肾毒性的影响;并在基因型和用药方案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化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考察性别因素对顺铂肾毒性的影响。 实验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3名中国癌症患者DNA中OCT2表达基因SLC22A2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并进行基因测序,按照第808位点的碱基不同,将患者分为野生型(GG)和突变型(GT/TT)。再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顺铂单药组(n=55)和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组(n=68)。收集患者化疗前血样并测定三个肾功能指标血浆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的浓度,作为基础值,继续收集患者化疗一周期后(21天)血样,用相同的方法测定BUN、SCr和胱抑素C的浓度,以化疗前后三个肾功能指标的浓度变化值作为衡量顺铂肾毒性的标准。结合性别、基因型和用药方案等因素,对不同组患者化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浓度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OCT2基因多态性、西咪替丁和性别因素对顺铂肾毒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 通过对123名中国临床癌症患者血样DNA的基因型分析,在SLC22A2基因808位点共发现三种突变基因型:G/G(n=90)、G/T(n=30)、T/T (n=3),T等位基因频率约为14.6%,与在其他种族人群中的突变率基本一致。在不同分组的患者之间,化疗前后BUN和SCr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在相同基因型和用药方案的不同性别的患者中,化疗前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也没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顺铂肾毒性与性别因素无关。而在不同基因型患者中,化疗前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受基因突变的显著影响(P=0.009),基因突变型患者(G/T、T/T)化疗前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G/G),说明顺铂肾毒性可能与SLC22A2基因808G>T突变有关,突变型患者临床顺铂肾毒性较野生型患者低。同时胱抑素C水平变化还受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的影响(P=0.032),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组患者化疗前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明显低于顺铂单独用药组患者,说明西咪替丁对顺铂肾毒性具有防护作用。但是,在基因突变型相同、用药方案不同的两组患者中,这种趋势不存在,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组患者化疗前后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顺铂单独用药组患者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西咪替丁对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与SLC22A2基因808G>T突变有关,该防护作用依赖于OCT2表达基因SLC22A2的完整性。 此网站 结论: 在中国癌症患者中存在OCT2表达基因SLC22A2808G> T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约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