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溶氧体积分数20%,甲醇浓度0.25%,诱导3天,rh IL-1β的表达量最高,可达280mg/L。本文对rh IL-1β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采用低温离心法去除大部分菌体,然后用磷酸氢二钾/无水乙醇双水相体系对收集的发酵液上清进行抽提,收集上相溶液,经10k 和 D超滤、浓缩,最后经DEAE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得到纯度在95%左右,收率75%的rh IL-1β。本文分别采用MTT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对获得的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生物学活性检测,MTT法实验数据显示,rh IL-1β对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具有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rh IL-1β处理过的Hep
G2和B16细胞发现,rh IL-1β可促进上述两种癌细胞的凋亡。综上所述,本文为rh IL-1β的工业化生产及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也为研发抗肿瘤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预防及治疗某些常见病、慢性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中药退化严重,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到临床的治疗效果。中药药效的优劣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中的活性物质(药用成分)关系密切,因此考察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药用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有助于我们科学的种植、生产药材,从而为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本实验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长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1、研究发现丹参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可以通过接种AM真菌来调节,但AM真菌接种效果会受土壤Se含量的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本试验表明当硒质量浓度为20~40μg·ml-1时AM真菌对丹参的接种效果最佳。2、同一施硒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丹参幼苗株高、根长、各部分质量、侵染率及叶绿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表明AM真菌能够促进丹参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增强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且接种株丹参酮ⅡA、丹酚酸B质量分数均高于未接种株,当硒质量浓度为40μg·ml-1时接种株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最高,为0.272%。3、不同施硒水平下,随硒质量浓度的增加,接种株与未接种株丹参生长量、可溶性糖、丙二醛及丹参酮ⅡA均先增大后减小,但接种株含量高于未接种株,在Se1(20μg·ml-1)~Se40μg·ml-1)时达到最大,说明高硒抑制丹参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富集。由此看出适量质量浓度的硒与AM真菌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的提高丹参生长和药用成分的积累。丹参中硒质量分数与施硒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明显线性关系,且硒的分布为茎叶>根部。本课题考察不同浓度Se肥对接种AM真菌丹参生长量和药用成分的影响,为提高药用植物品质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疼痛是人类绝大多数疾病共有的最痛苦和难以解决的症状。它的管理一直是医学比较棘手的问题。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炎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且存在副作用。非药物治疗以其方便、安全可靠、对患者伤害性小、无副作用及疗效佳等特点值得被应用于临床。其中电针疗法操作相对简单,且参数较易调节控制,更适合在临床发展应用。电针镇痛效应涉及外周和中枢神经体液众多因素参与。目前,电针的中枢镇痛调节机制已成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证明电针可通过调节中枢下行抑制系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脑头端腹内侧核、脊髓背角等)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等)和神经调质(阿片肽、八肽胆囊收缩素等)的释放,产生镇痛效应。这些神经递质或调质应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但目前有关电针镇痛的中枢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缺乏。研究表明伤害性刺激可激活脊髓MAPKs信号通路,在早期主要激活p38MAPK,而抑制其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活化可以减轻痛觉超敏和触痛敏,提示p38
KU-60019小白鼠 ARRY-162 MAPK信号通路参与疼痛的中枢敏化。但电针是否通过调节细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中枢敏化尚不清楚。本试验以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大鼠后肢趾面建立炎性疼痛模型,研究电针对大鼠触痛敏、足容积以及中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延脑头端腹内侧核(RVM)和脊髓背角(SCDH)中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电针调节炎性疼痛的中枢分子机制。试验选择6周龄健康SD大鼠,144只,体重200±20g。将其随机分为氯化钠组(Saline)、模型组(CFA)、模型+电针组(CFA+EA)及模型+假针组(CFA+sham)四组,每组36只。Saline组大鼠左后肢足底趾面皮下注射0.1m L无菌生理盐水,另三组大鼠左后肢足底趾面注射0.1m L完全弗氏佐剂。CFA+EA组于注射后30min、24.5h、48.5h及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