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在病变程度、吸烟史、诊断时年龄、病程及初始治疗药物等进行配对。收集随访中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OI在缓解期及活动期消失的比率。结果 23例患者符合诊断DUC伴AOI,病变位置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为主。患者起始使用美沙拉嗪的途径分别为:口服(34.8%),栓剂(13%)、两者联合(52.2%)。随访时间平均为25个月,经使用氨基水杨酸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或缓解。只有2例患者病情加重,病GDC-0199 价格变向近端发展。与31例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在各个临床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缓解期有66.7%的AOI愈合,而活动期只有25%愈合(P=0.09)。结论阑尾开口炎可能是UC疾病活动的一个标志。作为一个亚组,DUC-AOI疾病预后较好,出现病变加重、需要免疫抑制剂及手术的可能性较低。”
“目的调查分析新昌地区0~5岁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购买抑制剂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新昌地区2009年1月-2010年12月0~5岁住院儿童符合急性下呼吸道感染876例患儿进行痰液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9.2%,革兰阴性菌占40.2%,真菌占10.6%;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青霉素耐药率均>75.7%,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90.5或者%;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80.0%,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则抗菌活性较好,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结论由于儿科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对病原菌及耐药性的监测,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潜在线粒体毒性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机制。